钟南山院士在奠基仪式发言表示:“做的这个(陈皮)茶,确实前一段时间在北方、东北空气污染比较厉害,很多人都爱喝这个(陈皮)茶。我说为什么?后来我们做了一部分动物实验。一组的动物喝(陈皮)茶,一组空白对照。用很强的汽车尾气,给动物做实验造成肺部的污染。结果用(陈皮)茶和陈皮,对粘液以及污染物质的排出有明显的好、改善。所以为什么老百姓喜欢,这就是一个研究,我们准备再做一次研究,准备把它发布,这就是我们做的,这就是健康。”
新会陈皮古今闻名,医术中记载的“百年陈皮,千年人参”、“一两陈皮一两金,百年陈皮赛黄金”都是对新会陈皮的夸赞与认可。
《本草纲目》中有记载:“橘皮,以会县为佳,陈三年味津,苦能泻能燥,辛能散,温能和。”而会县指的就是我的家乡新会,也就是说来自于新会并且陈化过三年以上的才可以称为好陈皮。
另外经现代医学研究,陈皮对雾霾引起的呼吸道问题,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。《本草纲目》、《伤寒杂病论》、《本草述》中也都有专门关于新会陈皮的记载《中医手册》中也记载:陈皮“以广东新会所产为佳,功效燥湿化痰、降逆止呕……”足见新会陈皮的药用价值之高。
可如今陈皮市场乱象丛生,造假过程惨不忍睹!有使用陈放年份不足的陈皮冒充的,还有使用廉价普洱给橘子皮上色然后风干的,甚至有的还会使用化学剂催老的陈皮冒充新会陈皮。
这种陈皮不仅没有任何功效,吃多了还会出现恶心、头晕、胸闷等,甚至还会给心脑血管、肝、肺、肾脏等带来不可逆的危害!市场如此混乱,难道我们就没办法,买到货真价实的陈皮吗?
如今,随着一些不良商人混进陈皮界进行淘金,老农们辛苦晾晒的陈皮被商家收购,再转手高价卖给皮友,令人又气又恨!辰益茶厂坚守传统,遵循天然生晒,自然陈化的原则,只为晒出最优质、最实惠的新会陈皮,始终保证品质第一、在没有中间商的情况下,以低于市场的价格,让皮友品到正宗的新会陈皮。
新皮要经过3年陈化,才能称为“陈皮”。正宗的次年会陈皮从制作,到晒制,再到如何干燥保存,避免发霉,都困难重重,所以才会有“百年陈皮胜黄金”的说法。五年的陈皮不够香、苦涩,十年以上的陈皮又太“金贵”,十年陈皮就很适合大部分的人。如果想收藏,定期防晒,好好保存上几年,就可以当传家宝了!或者直接拿来泡茶、煲汤、煲粥甚至入菜,也都可以。
第一步:摘果
在陈皮制作的第一个环节便是采果,而优质的原料也是保障陈皮品质的基础,皮质越好内涵物质也越丰富,后期陈化效果也越好。在采果的过程中,严格按照“破损果不采、阴雨天不采”的原则,保证柑果丰富的内涵物质。
第二步:开皮
在采果、洗果之后,便进入下一个制作流程——开皮,顾名思义,便是将茶枝柑的柑皮取出。在新会传统工艺里,开皮的工艺要求一般是使用正三刀、对称二刀法进行,同时严格要求在开皮过程中,不能破坏柑皮的完整性。
使用新会传统正三刀或正二刀开皮手法,所开的柑皮均匀对称,表面卷曲面积较大,便于后期翻皮和晒制过程中尽量保持柑皮的完整度。 同时,在开皮过程中,要始终坚持传统的人工开皮手法,虽然效率有所降低,但标准、规范的手工开皮对果肉损伤可以做到最少,有效减少果汁对柑皮的影响。
自然生晒的陈皮,可以更好地接受阳光的滋润,同时也不会破坏陈皮本身的活性成分,有利于后期的陈化。
在陈皮制作出来之后,依旧离不开后期的仓储,这也是陈皮“越陈越香”的基础。而在后期存放的过程中,根据陈皮储存情况,定期对陈皮进行扫瓤,翻晒等后期护理工作。 而扫瓤更是一个庞大的工作量,需要把陈皮全部复盘一遍,并人工用刷子轻轻扫去陈皮上的瓤,进而达到清除杂质和品质再检验的目的。 其实制作陈皮的过程并不复杂,但如何把控每一个细节,把控食品的卫生和安全才是首要考虑的要素。经历了采果、开皮、晾晒、反皮、晒制、仓储、翻晒、扫瓤等一系列的过程,只有精心呵护每一片陈皮,才能得到一片好陈皮。